“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物流园区发展研究
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的影响缓慢走出,2008年爆发国际经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恢复乏力,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大量民众生活在温饱线下。世界经济发展能满足各国人民摆脱贫困的诉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强,TPP、TIIP等区域贸易持续不断的增加。发达国家借此架空“WTO”、“APEC”等组织,[1]重返亚太以阻挠中国崛起。
东部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对外贸易枢纽,经济快速的提升,成为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西部地处祖国内陆,人文地理恶劣,发展较为缓慢。
“一带一路”提出与践行维护我国能源和经济安全同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产能过剩和外汇存底带来的一些问题。
缓解了经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将我国对外开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对物流园区的基本内涵的认识,许多研究物流专业方向的学者分别从概念与功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做讨论。王志泰认为,物流园区是一个城市或者经济区域的一个功能区域,其是政府为相关物流公司指定的。服务是物流园区创新的基本定位。2010物流术语对物流园区定义:物流园区是物流设施和物流公司集中的地方。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性的特定区域。《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2013年定义: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的物流产业催生了物流园区这一实物,物流共同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物流产业集群实现的,物流园区基于物流公司的服务是按照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来提供的。[3]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西部地区仅有22个园区,只占全国物流园区的10%,2008年西部物流园区增加到77个,占全国物流园区数量的17%,2012年,西部物流园区增加到161个,占全国物流园区数量的21%。[4]
任玲在产业转型视角下物流产业链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中将物流产业链的概念及其特征被定义:物流运输有关产业的其衍生产业。物流产业链一般来说包括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等。其有以下特点:物流产业链中的所有的环节必须紧密结合,而物流产业链与服务对象必须相互融合。[9]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相应的产业体系不够完善,造成了西部物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数和质量较差,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发挥出物流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产业集聚优势。西部地区的一些政府和相关企业受利益驱动进行产业链转型向物流进军,受地域限制影响西部的物流产业链发展存在信息不对称、集中化程度低以及物流流通企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关于西部物流产业链规划和发展都会存在一个部门一个政策一个地区一个政策,造成物流园区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严重。同时西部一些地方政府的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不是发展物流产业而是在搞房地产融资把物流园区建设当做融资套利的工具,没有在物流园区建立一些如流通加工等物流公司,没有真正建立起物流产业链。西部不少地区物流园区的物流运营商无法跟上信息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尚未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等技术上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也无法建立专业、安全、高效的物流产业链。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西部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需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西部物流发展的需要。西部物流园区未来的方向应该围绕打造智慧物流园为核心并且着眼于高水平、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要符合西部地区当地经济的特色和产业发展实际。借助“一带一路”在未来的园区规划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着眼于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能力。西部地区物流园区结合自己发展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完善基础服务功能加强物流园区的经营创新和服务创新,发掘增值服务,为相关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地区经济稳步的增长提供智力和创新支持。
2、提升物流园区管理效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实际的要求来完善园区管理机构和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企业和职工健康发展机制。同时,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的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模式,结合西部物流园区的实际来来管理机制创新,探索出有西部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制,做到物流园区的高水平管理。
3、发展共享物流,借助于党和政府当前优惠的政策,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共享物流技术平台,发掘更多新的物流合作伙伴。加强与其他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进行整合分散物流设施资源形成网络化发展格局。
4、打造绿色物流园区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推广使用绿色环保的运输车辆的物流作业设备,提高物流园区的节能水平,科学对各类废弃物和噪声管理,减少物流作业对旁边的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影响。
5、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的未来规划设计中,加大智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在发展物流线路服务的同时,还应加强物流线路下的服务建设。积极利用大数据解决物流车辆空载率高的问题,实现产业链优势。[10]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物流园区自己的物流流通数据,能比较灵活根据顾客需要,实施订单化管理,减少库存,降低物流供应链经营风险。[11]
据有关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总投资1296.593亿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总投资1662.103亿元。中国交通仓储业和邮政业总投资4兆3215亿6700万元。[13]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相关领域的投资不足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足造成的,同时也影响了西部建设和完善物流园区设施设备。物流基础设施体的体系是由物流节点以及线路组成,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从宏观来讲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完备。从微观来讲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东部较小,物流基础设施之间配套性、衔接性较差,西部各物流园区进行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数量较少,从而尚未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大型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体系。
随着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和践行,使西部地区现已形成发展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的中心城市,如西安市其经济发展吸收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加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甚至影响毗邻省份如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与多国接壤,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穿地而过的特殊先天区位优势,决定了其物流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从全国物流业的宏观发展现在的状况来看,中国的西部物流公司成本偏高以及运行效率低是西部物流的市场主体未达到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标准的问题导致的。西部地区粗放的物流运营,物流资源整合程度低,精细化管理服务平台的缺乏导致西部环境负荷增大。西部地区的物流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同时,横向向一体化程度欠缺,僵化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导致了西部物流发展模式粗糙陈旧,物流外包比重低,第四方物流发展缓慢。西部地区物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物流公司受市场盲目性和自发性的影响盲目提供物流市场供给并且物流服务形式单一、物流作业的规模较小为争夺市场故意压低价格等多方面问题导致的。
西部物流公司大多数物流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对现代物流在宏观上的认识是由于西部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原有运输企业的转型、生产领域的仓储运输部门的重组、以及大部分员工从运输和仓储业转型而来。专业物流人才对西部的吸引伴随着西部物流园区在“一带一路”政策优势中的发展日益增大。现代物流是由技术、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组成的符合性产业,涉及领域较广,其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要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中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因此,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急需高层次的综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仓储与运输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操作,而且懂得管理、市场、海关、国际贸易等综合知识。同时,西部高校对物流专业教育重视不够,相关的专业较少,同时,课程不能接近实际应用,不可操作。受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人才引进难,高级物流人才缺乏,制约并影响西部物流业的发展。造成这样的原因:(1)、受主客观局限的影响,西部地区政府对物流发展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吸引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有关政策。(2)、西部地区高校的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的培养也不能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不能够满足物流公司日益分工细化的要求。(3)、物流公司重视物流员工实际物流操作技能培训,物流理论知识培训欠缺,不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科学技术为物流业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推动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物流的运作效率的提高,在于物流业电子数据交换、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仓储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推广。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引进信息化设施设备,但大部分环节都停留在人工操作水平,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相对东部落后,普及程度低。根据有关数据2014年我国西部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总额992.94亿元,中部2243.68亿元,全国4110.05元,[13]西部相比较东部对信息设施设备投资力度较小,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造成信息化设施设备普及率低。造成信息化设施设备普及率低还基于下面几个原因:(1)、西部物流公司的运作资金有限,获取外部资金支持如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难度大。(2)、西部物流公司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对信息化设施设备普及对物流公司的发展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3)、西部一些物流公司没有结合自己发展现状盲目追求信息化,而造成相关设施设备的闲置。
信息化构成了电子商务时代的重点词汇,商品的挑选、电子支付以及整个物流运作过程都需要它。现代物流公司可以接受和处理来自不一样的区域的订单的原因是在于其建立信息处理中心。有效的根据物流消费者要求做生产资源配置在于物流行业配备了良好的信息处理、传输系统。从某一种意义来讲西部的地区一些物流公司无法对所掌握的物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精准物流信息化处理系统的缺乏,造成西部大部分物流公司管理落后,交换时间延长。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信息标准化程度的高低。[5]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西部物流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同时西部物流公司对相关的物流市场信息的加工处理缺乏精准的数据和相关专业技能的支撑,难以像东部的物流业一样利用云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收集的物流市场信息作出加工分析,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孤岛。
根据有关数据:2014年西部基本建设资产投资总额126000.39亿元,东部基本建设资产投资总额227409.72亿元,[13]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51兆2020亿6500万元。西部地区物流园区投资规模在1亿元至20亿元之间。[14]造成这样的原因:1、西部地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小,实行对物流行业的多元化管理对物流产业的对西部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存在交叉管理,难以做到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2、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少,地方财政对物流园区建设的财政倾斜力度较小。3、西部物流公司物流发展理念相对落后,相关融资平台和机制不完善,相应的民间资本对西部物流园区建设投资较少,限制了西部物流市场的总体需要。
西部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凭借“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明确西部地区政府在物流园区建设与投资中的主体地位。西部地区在进行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时,物流园区自身基础设施条现状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制定西部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规划。同时,依据园区所在地区的产业规模大小,经济总量的高低,辐射范围大小制定西部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西部物流园区运输路线建设规划要根据物流园区所在地的产业现状,物流布局各种运输的衔接性要求,统筹考虑规划建设,防止重复建设情况。
结合西部地区物流的长足发展需要,西部地区政府根据西部物流园区的现在的状况进行大规模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速路网、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和流通场所建设基础设施比重。西部地区政府应重点投建设和完善物流园区的一些重点基础设施,一般来说包括:1、实现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基础设施。2,消除物流基础设施的瓶颈。与此同时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也应该重视西部物流园区的建设,积极给予西部地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对应的财政政策倾斜,建立专项基金,引导西部物流公司建立有关部门来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来推动西部物流园区的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建设。
物流园区健康发展是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制定相应完善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结果。这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1、土地政策,在城未曾经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下出台优惠扶植政策,给予纳入西部规划的物流园区的土地征用以重点保障。2、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通过投资建设园区交通、通信、电力、水资源、环保等方面和整合与建设园区周边基础设施来完成。3、税收政策,给予入住物流园区的物流公司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6](二)完善物流产业链
西部物流园区的物流产业链的完善应凭借应凭借“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结合西部自身发展的实际,通过有关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以完善物流产业链实现西部物流消费与物流生产的信息对称,借助整个物流全过程的供应链集成效应的形成,实现物流园区的完善运营体系。从最大限度调整物流产业链方面应对西部地区物流园区产业链发展中出的问题,考虑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要素,如加工,还应考虑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考虑具有对相关物流资源配置作用、与准金融功能和高度的信息处理功能。西部地区的政府和相关物流公司应该凭借“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加快西部物流产业链的调整,要做到:从物流产业链的整合方面,发挥出物流产业链对物流行业产业升级最大限度的非消极作用。1、做调整物流业服务模式,不断对其推陈出新提升公司整体水平;2、立足于西部物流发展实际,在充分分析现阶段行业内部资本主导型产业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规模经济趋势带来的非消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符合西部实际的促进物流运营模式优化升级身的途径,促进业务运营模式的优化升级。3、物流产业链的整合升级要从政府方面出发,有关政府部门要发挥积极自身作用,通过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不断扫清物流产业链发展障碍;[8]物流产业链的完整是相关政府部门在西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支持相关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引进相关物流公司形成产业集聚。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的建设步伐,在一些物流园区和市场,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等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创造专业、安全、高效的物流融资平台,为物流、物流消费者、结算银行、信贷银行等行业发展融资融为一体。借此拓展西部物流园区物流产业链的利润来源。
面对西部物流园区人才缺乏的现状,急需政府、学校和企业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平台,不断培养符合西部需要的多层次物流人才,教育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周年之际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5]这项举措使西部物流公司更方便快捷获得高等物流人才。物流公司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某些特定的程度要通过西部物流公司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培养西部物流公司需要的物流人才,提升西部物流公司人才质量等途径来实现。[5]同时,中西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鼓励有资质的高校开展有关专业教育。[7]物流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设立,着重加强对物流人力资源领域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化是教育改革重要推动力量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使得高校物流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多元化,同时,西部地区高校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通过安排物流专业教育高校教师出国进修,聘请相关物流公司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优化高校物流培养的师资队伍构成,逐步的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物流业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西部的高校物流教育应在在西部物流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实践中不停地改进革新现代物流职业教育体系的体制和机制,同时结合西部地区物流的发展实际,建立符合本地区真实的情况的物流职业考试制度,将物流协会的基本功能发挥到极致,不断开展开展物流从业职业培训,大力提升从业的人员理论的水平和实践的水平。这样,不断通过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互为补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西部地区政府要凭借“一代一路”的优惠政策同时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制定政策积极引进能适应西部物流园区发展国际国内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逐渐完备物流人才薪酬制度。中央和地方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力求做到工资分配方面,对于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其工资水平不应低于相应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国家要加强财政补贴,提高专业高级人才的薪酬。同时,西部地区和国家对进入西部地区的高级物流人员,在福利待遇方面,应当考虑给予住房优惠、岗位津贴等优惠待遇。同时,政府和物流公司通过社会支持、政府财政、民间捐赠等筹集资金方式相结合,设立专门的物流人才激励基金,大力鼓励西部物流业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行业发明创造,激发物流业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不断为西部地区服务。同时,也为其健康发展将注入智力支持。
借助加快西部物流运输信息化建设,建设完备信息交换平台,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给运输商和物流消费的人带来的不便。[14]顺应21世纪“互联网+”的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信息化滞后的我国西部地区物流园区在发展中带来的问题,要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慢慢地增加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经过优化园区物流信息服务整合物流资源,慢慢地加强园区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西部地区物流园区应依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物流设施、装载器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装备, 提升园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体运作效率。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重视计算机管理的系统普遍应用的前詹性和可操作化程度。同时,在西部物流园区的运营中,条形码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和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应大力继续推广。凭借信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提升物流及相关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以上措施,企业不断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人员成本、库存成本,极大改善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提高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物流公司的竞争力。把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作为西部物流园区物流公司不断的迈上新阶段的重要举措,物流、运输、装卸、仓储等设施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物流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迅速发展的云数据,能够让传统物流公司利用其实现整合资源,通过相互协作,达到相互补充。物流公司之间的业务活动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参与和云物流提供的相应信息,及时根据物流消费者欲求做出调整[5]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在于为物流消费的人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物流供给解决方案,并在物流园区内实行精细化管理来完成。通过大数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不断应用,能轻松实现客户订单的收集和整理。以提高西部物流公司提效率、降低成本。
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要出台一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国内国际的一些著名的物流及相关产业在西部物流园区投资置业。同时西部各省区,结合自己发展实际出台一些税收、信贷、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西部物流园区的投资,努力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度,优化西部物流园区的投资构成。通过民间资本的投入,促进西部物流市场的流通,促进西部物流园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将这些民间的投资重点投入于物流园区的一些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方面,用民间资本的活力带动物流园区与物流相关的各行各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西部物流园区在建设规模、数量以及园区物流人才比重,信息化程度,基础设施配备方面较东部处于劣势在发展中充满了挑战。然而,“一带一路”政策的优势给西部物流园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并结合自己实际,出台培养和引进专业物流人才规划,储备高素质物流人才,用大数据和云物流实现西部物流升级,通过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发展共享物流,不断创造西部物流新的增长点。所以西部物流园区要不停地改进革新服务模式、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将面临的一个个挑战,转化为一个又一个机遇。
[3] 马交国,马永欢,刘清清,我们国家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模式研究评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90-91
[4]刘栋,西部物流园区重复建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C].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2)
[5]李,王欢,“一带一路”环境下西部物流公司发展困局与方向[J].区域经济.2015(8)
[6]郭婕,王来军,魏亮,刘杨,我们国家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政策浅析[N].华东交通大学学,.2012.2(1):119
[7]宋小娇,杨帅,物流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教改思路研究[J].现代交际.2018(2):178
[8]郑艳娜,刘佳,我们国家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产业链整合升级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3):112
[9]任玲,产业链视角下物流产业链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87
[10]董鹏,张鹏,徐香复,打通物流“堰塞湖”的“神器”[J].中国自动识别技,2018.4(2):63-64
[11]董鹏,张鹏,徐香复,打通物流“堰塞湖”的“神器”[J].中国自动识别技,2018.4(2):63-64
[12]马交国,马永欢,刘清清,我们国家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模式研究评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90-91
[13]肖伟,马琴,我国西部现代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包装,2016(10):52
[14]马晓洁,我们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现状分析[J].江苏科技,2018.5(15):26-2